(视频链接: ARTI3QvoRoTNZm6YJOktRp3D181009.shtml)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政思想当中, 对于传统的仁政思想, 有很多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在他的讲话、文章、论述当中,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 这样的中国古代利民思想, 经常被提及。
在《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 节目中, 经典释义人——北京大学教授赵冬梅 解读说,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 出自《淮南子·氾论训》, 《战国策》和《史记》 在评论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时, 都用到了这句话。

经典释义人——北京大学赵冬梅教授
在风起云涌的战国时代, 如何才能避免被吞并的命运? 只有增强国力,打胜仗! 当时的赵国处在华夏诸国北边, 和北方的游牧民族杂错而居, 打起仗来总吃亏, 农耕民族的两条腿, 毕竟跑不过游牧民族四条腿, 论机动性和灵活性, 差的还真不是一星半点。 那咋办? 那就必须训练骑兵。

胡服骑射雕塑
同时,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 学学人家穿衣服!
赵武灵王发现, 游牧民族身着合裆裤, 短衣、紧袖, 骑在马上灵活方便。 而赵国的服装是没有合裆裤这个概念的, 他们的服装过于宽大, 不适合骑兵作战。 但是学习其他民族的服饰, 是一个巨大的文化挑战, 也是一个巨大的心理挑战! 受到了当时赵国贵族们的坚决反对。
但是赵武灵王还是下了改革的决心。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 治理国家的原则, 最根本的就是要利民。 而利民, 就要让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既然“胡服骑射”是一件 可以保护赵国人民生产生活的事情, 是一件利民的好事, 不管改革的阻力有多大, 排除万难也要搞下去。

雕塑《战国时期胡服骑射的故事》
当时赵国贵族当中, 以赵武灵王的叔父公子成最尊贵, 赵武灵王亲自登门劝说, 最终,公子成接纳了赵武灵王的建议, 穿着胡服参加朝会。 由此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运动 才轰轰烈烈地开展, 赵国的国力不断加强, 边境得到了安宁, 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得到了保障。 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运动 不仅强大了国家, 更重要的是收获了民心。
民心为何如此重要? 因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百姓是国家的根本, 根本稳固了,国家就安宁。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
在节目中, 思想解读人——中共中央党校王杰教授 这样解读: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要落地, 的确需要我们付出很多的努力。 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做给老百姓看。 只有让老百姓得到更多的实惠, 老百姓才能拥护你、支持你。

本期思想解读人——中共中央党校王杰教授
今天,我们在前行的路上, 仍然在吸吮着中华民族 五千多年漫长奋斗积累起的文化养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