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情研究
   市情研究
以“乌海湖”为核心加快开发利用旅游资源 切实提升城市知名度和核心竞争力

标题:以“乌海湖”为核心加快开发利用旅游资源 切实提升城市知名度和核心竞争力

发布时间:2015-3-23 17:00:26 ·点击:11379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双击滚动】

 

 
以“乌海湖”为核心加快开发利用旅游
资源切实提升城市知名度和核心竞争力
 
乌海市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   张 琦
 
  发展旅游业,是提升城市服务水平、增强城市集聚辐射能力、彰显城市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途径。近年来,随着乌海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快速推进,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旅游业得到较快发展。特别是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主体工程竣工并蓄水发电、甘德尔生态文明景区的开发、中国书法城的命名,为我市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在推动科学发展观摩检查点评会上指出,要将乌海这座自治区西部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得更加美丽。我们城市要以“乌海湖”为核心,充分发挥“小三角”区域的核心区、高端区作用,加快实施精品带动战略、协作共赢战略、人才开发战略,努力实现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加快建设西部区域性旅游中心。
  一、乌海市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和优势
  (一)具备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基础条件。乌海市自然景观荟萃了高山、黄河、沙漠、草地、河滩、田园及岛屿等,旅游资源特点比较明显。有三个世界级旅游产品,一是桌子山岩画群,是新石器至青铜时代北方游牧民族的艺术珍品,分布广、数量多、内容丰富、风格古朴,在国内外岩画界占有相当高的地位;二是有古地中海变迁残留珍稀孤种植物,被学术界称为“活化石”、植物界为“大熊猫”的国家级保护植物四合木;三是有亚洲之最,长40多米、底径1米的石炭纪硅化树。目前,已开发的景区情况:桌子山岩画,已发现五处规模最大的岩画聚集点在召烧沟,其余在苏白音沟、毛尔沟、苦菜沟等地,岩画内容丰富多彩,形象生动,是国内外罕见的岩画。奇峡谷又称“一线天”,谷长650米,两边奇峰耸立,尤如刀斧劈就一般,最窄处不过一两米左右。满巴拉僧庙,始建于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间,由第一代贝勒东日布斯仁捐赠,第一世夏仲(活佛)贡期格阿日布吉主持兴建,已有215年历史。金沙湾生态旅游区,沙丘连绵,植被珍稀,主要项目有沙漠特色旅游,沙生植物观赏,滑沙、沙地摩托车、沙滩排球、沙疗健身娱乐等。西鄂尔多斯自然保护区,是一个以保护古老残遗濒危植物及草原向荒漠过渡的植被带和多样的生态系统为主要对象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已查明有野生植物335种,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的有四合木、半日花等7种。大禹码头,是我市黄河风情旅游区的主要景点,可以浏览古渡新韵,观赏长河落日,领略大漠风情。胡杨岛,是黄河河心岛,主要景点有胡杨神树、神泉、胡杨庙遗址、夫妻树、救驾崖等,现辟有度假村,洗浴、游泳、垂钓、伴有篝火晚会,使人乐尔忘返,尽享大自然的神奇美丽。汉代古城遗址,曾出土过汉代的五铢钱、半两钱,以及大量带有纹饰的陶片,碎陶器,陶窑遗址及箭镞等。明代峰火台,在空旷寂寥的河东岸上,高耸着一座虽已残缺,却依然展示出威严神采的明代烽火台。
  (二)具有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后发优势。一是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主体工程竣工。2014年8月21日,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主体工程竣工,进入新时代,黄河开始对乌海发挥了新的作用。不仅建成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还形成了乌海湖,增添了黄河乌海段的旅游内容。该项目在为黄河内蒙古段防凌防汛发挥作用的同时,对乌海市生态、旅游等方面的发展也将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库区形成118平方公里的水域面积,不仅极大地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还会有力地促进旅游、商贸等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再加上围绕水利枢纽工程,在黄河两岸规划建设的两个滨河新区、环城水系、生态绿地系统及三区之间快速通道、跨乌海湖大桥、黄河大桥等基础设施建设,城市中心区域的旅游环境将极大地改善。二是甘德尔生态景区及城市绿地、水系的规划建设。甘德尔山生态文明景区位于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库区东侧,濒临黄河,居于我市的中心位置。山主峰海拔高度约1805米,相对高差513米,山体雄伟壮观,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围绕景区分布有自然形成的大漠、黄河、高山、田园、湿地、草滩、草甸等自然风貌。景区包括有乌海博物院、成吉思汗雕像、太阳神广场、城建纪念塔,及兴海寺、甘德尔寺等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寺院。与之相配套,还规划建设了生态景区和纳兰河等环城水系、绿地等。项目完成后,将在市内形成一个集历史人文、城建文化、自然山水景观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生态景区。三是书法城创建与命名。书法在乌海具有广泛的基础,乌海的书法是城市文化的一个亮点。2008年9月份,中国书法家协会正式命名乌海市为“中国书法城”,这将是我市提高城市影响力、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又一支点。四是乌海的特色产品-葡萄。乌海水土、光热资源条件优越,适宜蔬菜瓜果生长,尤其适宜种植葡萄,是国内可与新疆吐鲁蕃地区相媲美的优质葡萄生产基地,乌海的葡萄多次被评为农业部优质农产品,多次在全国农业博览会上获得金奖。
  二、乌海市旅游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旅游资源方面。乌海旅游资源相对区域面积来说数量种类较多,但质量和规模不高,缺少亮点,而且不少资源独立存在,复合型资源少;历史人文类资源或者规模偏小,或者仅存遗迹,形成产品难度较大;以河、沙为主的自然资源丰富,但是与周边区域旅游相比较,景观类型雷同,均属可替代性产品。
  (二)开发管理方面。旅游产品种类少,特别是休闲度假旅游产品较少,难以适应旅游者多层次的需求;景区开发品位不高,特色不突出,有些景观资源存在破坏性建设现象;景区经营与营销人员欠缺开拓创新意识,主动营销意识差,缺乏推陈出新的内容和形式,景区价值判断不准,市场营销缺乏有效的切入点。
  (三)投融资渠道方面。投资开发主体较为单一,投资开发摸式落后,市场化运作程度低,许多景区资金严重匮乏,后继建设乏力。
  (四)规划建设方面。有些景区与工业园区或大型工矿企业毗邻,周边自然环境差,生态环境污染严重。
  三、实现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的建议措施
  乌海是一个神奇的地方,虽然区域面积小,但是汇聚了很多独特的旅游资源,同时集中了“大河、大湖、大漠、大湿地”等多种旅游景观。按照把乌海发展成为黄河文化与特色文化交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辉映的文化旅游城市的要求,实施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培育旅游环境,完善产业要素,整合旅游资源。要以市场为导向,以生态为基础,以文化为灵魂,统筹规划,高起点、高标准建设旅游景区、走精品带动战略,着力打造品牌,开拓市场,构筑产业,将旅游业发展为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力争把我市建成中国沙漠旅游基地、内蒙古西部区域性旅游中心,全力打造成为自治区西部生态绿洲山水园林与新型工业化为一体的旅游城市。
  (一)实施精品带动战略,构筑旅游业发展大格局。选择优势资源,打造旅游精品,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我市的胡杨岛、马堡店、大禹码头、龙游湾湿地生态旅游区等景区正处在开发期,这些旅游资源的开发,要紧紧抓住黄河这一优势,在大力弘扬黄河文化、浓缩黄河风情上下功夫,将河、岛、滩巧妙地结合起来,在已有的自然景观和旅游项目上,新建一批能体现黄河文化的人文景观,充分挖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历史文化沉淀。在黄河岸边的景观带修建古色古香的长河观景楼等,建设反映黄河文化的碑林,把观赏、休闲、娱乐溶为一体。充分利用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主体工程竣工和“乌海湖”形成118平方公里湖面的机遇,将黄河旅游和西岸的沙漠旅游相结合,精心策划,加快建设,形成我市旅游业的拳头产品。根据黄河风情旅游这一大主题、合理布局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拓展旅游消费项目,从而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实现旅游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把发展特色文化与发展旅游业结合起来,深挖乌海市地区历史人文内涵,将旅游资源赋予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底蕴,高起点、高立意、高标准设计旅游产品。充分利用乌海“中国书法城”这个金质名片,进一步加大“书法城”建设力度,鼓励和扶持各具特色的文化娱乐项目健康发展,文艺演出业、文博会展业、艺术培训业、书画艺术品业、竞技体育服务业等文化产业。改造和建设一批精品文化休闲广场或娱乐场所,及各种类型的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群艺馆等公益性展馆场所建设,更好地满足群众文化需求。结合我市的生态高效特色农业,重点发展葡萄、苁蓉、花卉、蔬菜种植及深加工,大力发展旅游农业、观光农业等休闲农业,促进农业与第三产业融合,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争取把乌海发展成为黄河文化与特色文化交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辉映的文化旅游城市。
  (二)实施协作共赢战略,共同开拓旅游市场。乌海市的周边城市有呼市、包头、巴彦淖尔、鄂尔多斯、银川、阿拉善、榆林等周边城市,这些城市既是客源地,又是客源集散地,客观上要求我们与周边城市加强合作。我市的旅游产品比较单一,要克服自己产品单一规模小的弱点,必须和周边旅游热点区组成专线产品。把我市的旅游资源与宁夏乃至大西北的旅游资源进行空间组合,将我市的桌子山岩画与贺兰山岩画组合,将我市的金沙湾沙漠旅游区与鄂尔多斯市的响沙湾和阿拉善左旗的月亮湖及宁夏的沙坡头旅游区整合等,形成系列旅游产品,构筑旅游市场新亮点。同时,我市位于华北和西北的结合处,是“宁蒙陕”经济区的中心地区。境内交通便利,已形成110、109国道、京藏高速公路、包兰铁路及飞往呼市、北京、西安、广州、成都等航线的立体网状交通格局,随着东乌(东胜-乌海)、临策(临河-策克)、策吉(策克-吉兰泰)铁路的建成运营,乌海作为连接西北和华北的交通枢纽地位将进一步增强。文化上蒙古族风情与西夏文化在这里衔接交融,加强与呼、包、鄂城市的协作,有利于开拓京津客源市场,与银川、阿盟合作有利于开拓西安、成都、珠三角市场。在区域合作中,采取“客源互送、信息互通”的原则,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共塑区域旅游形象,使乌海市成为西北风情重要旅游集散地。
  (三)实施人才开发战略,提升旅游产业竞争力。服务也是一种旅游产品,这就要求我们在加强旅游产品硬件建设的同时,更要注重软件建设。要造就一批旅游管理人员、导游人员、服务人员队伍,这比旅游项目开发更难。目前,我市旅游景区缺乏导游员、星级饭店的服务人员,缺乏必要的岗前培训,服务人员流动性大、服务质量不稳定、旅行社导游数量少,素质不高,旅游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还不能适应旅游业发展需要。要在乌海职业技术学院开办各类旅游人才专业班,企业要采取多种形式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既要引进先进管理经验,更要引进人才,同时加强对现有从业人员基本素质和服务技能技巧培训,全面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整体素质才能提高。在旅游业发展的初级阶段,政府在协调管理、扶持政策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必须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按照“政府主导、上规模企业参与、多元化投入、市场化运作、各部门协力”的模式开发、发展旅游。要加大财政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对旅游景区配套设施建设特别是旅游市场营销加大投入,出台系列扶持政策,吸引社会资金、外来资金的投入,建立健全社会办旅游的多元投入机制。要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旅游业的发展,把发展旅游业与争创国家级卫生城市、森林城市“六城联创”等活动结合起来,构建“人人都是旅游形象,处处都是旅游环境”的社会氛围,从提升行业服务品质入手,围绕营造人性化、人文化旅游环境,全面营造富裕、美丽、文明、和谐、幸福乌海的城市形象,全力打造祖国北疆“六个风景线”。
 
 
 
 
 
 
 

    中共乌海市委党校 乌海市行政学院 乌海市社会主义学院
地址:乌海市海勃湾区
电话:0473-2616992
标识:CA071260000410863940003
备案:蒙ICP备10000631号-2 支持IPv6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