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阵地
   理论研究
   校院科研
   市情研究
培育壮大接续替代产业,加快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

标题:培育壮大接续替代产业,加快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

发布时间:2021-4-12 11:17:16 ·点击:6583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双击滚动】

培育壮大接续替代产业,加快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

王晓英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是事关我国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我国先后确定69座资源枯竭型城市,在内蒙古涉及乌海市、包头市石拐区和阿尔山市。其中,乌海市和包头市石拐区发展历程极其相似,产业结构长期以来以煤炭开采为主,是自治区发展初期重要的基础能源供应基地,为自治区经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然而,以乌海市为例,随着资源的枯竭,其产业结构严重失衡,早期作为支柱型产业的煤炭业已成为夕阳产业,亟需培育壮大接续替代产业,加快产业转型。

一、乌海市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发展现状

乌海市因煤而建,因煤而兴,是全国31个煤炭资源型城市之一。2019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50.95亿元,同比增长9.5%,增速居全区首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1.7%,居全区首位;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3.9%,居全区第4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3%,居全区第6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5%,居全区第4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7%,居全区首位。经过多年的发展,能源、化工、建材冶金四大支柱产业占工业经济比重达到95%以上,形成了以石灰石一电石PVC、煤化、煤有机硅硅化工、轻型合金初级产品为主体的产业链,兼有机械、轻工业和城郊型农业的产业格局。

(二)存在问题

配第-克拉克定理揭示了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产业结构的最高级模式为“三二一”模式。与自治区、全国产业结构占比相比,200年至2019年,乌海市的三次产业结构相对变化不大,由2.9:57.5:39.6调整为0.9:62.2:36.9。三次产业结构及演变表现出资源型城市的典型特征:经济增长多依赖资源的开采和加工,第二产业“一业独大”“独占鳌头”。

单一经济发展结构,对煤炭资源过度依赖。乌海市是典型的工矿城市,对资源的依赖性很强,能耗水耗及排放水平均处于高位,工业以煤炭产业为基础,第一产业比例极小,属于单一型工业经济发展结构。依据资源禀赋和开采能力,乌海煤炭资源已经进入衰竭期煤炭资源供给紧张,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短板明显使乌海市的可持续发展步履维艰。

产业规模效益不高,受国家产业政策制约。各产业间社会化分工、专业化协作水平不高,不能形成以有实力有影响力的规模化企业占主导地位、中小型企业作为辅助支撑的工业经济体系,难以有效发挥集群化规模化的良好经济效益,各个产业的发展后劲有待提高。同时,还因为产业规模小、水平低、技术落后、环境污染和其他原因,乌海市工业发展一步步受到环保标准、技术门槛等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控和制约。

区域竞争压力增大,为要素配置带来挑战。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和资源环境约束加剧,乌海市在同类城市及中西部城市中都会面临较大竞争压力。特别是跟周边若干个资源禀赋同类、产业特点同质、政策环境同样、发展任务同急的地区相比,乌海市人口规模小、资源总量少、环境容量有限,在竞争中面临严峻挑战。尤其在呼包银高铁建成通车后,必将进一步加剧银川呼和浩特等区域中心城市对乌海市的虹吸效应。

二、乌海市接续替代产业的选择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指出,加快乌海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推进河套灌区现代化改造、增加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供给,联合发展特色旅游业,共同培育接续替代产业,增强区域发展整体竞争力。乌海市要实现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必须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在传统资源主导产业提质改造的基础上,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发展壮大接续替代产业,培育新的产业支撑,做精现代产业体系文章。

挖掘本地产业基础和优势,实现接续产业“无中生有”和“有中育新”。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不能完全脱离现有产业基础“另起炉灶”,要充分考量自身的基础和特点,优先考虑在本地资源价值链上出“新芽”的可行性,因地制宜,对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产业技术等条件进行传承和放大,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接续产业快速培育的双赢。乌海市接续替代产业选择应以科技提升、嫁接改造、增量注入结构调优、重组做强为抓手,推动煤焦化工、氯碱化工两大主导产业转型升级,拓展产业链。大力推进煤焦企业整合重组、技术升级,围绕焦炉煤气焦油等副产品综合利用,实施一批焦炭气化示范项目、煤焦油深加工项目。推动生产工艺低汞(无汞)化改造,提高高端聚氯乙烯产品比重。围绕两大主导产业延链补链,拉长“煤电石聚氯乙烯深加工产品”产业链条,发展聚氯乙烯纳米碳管等产品,推动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推动煤焦氯碱、氟硅化工多链条耦合发展,通过新技术研发和引进打通各产业链条整合路径,建设一批上下游配套项目,构建多化工耦合发展的新材料产业链。

选择重点领域聚力突破,在发展方向和支持方式上变“撒芝麻”为“攥拳头”。新产业发展从落地培育到初具规模,需要企业和社会持续投入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资源。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忌盲目跟风不分主次先后平铺式发展,导致资源效用锐减产业发展后劲不足。建议集中优势资源,精选精育,培育发展产业基础好、技术支撑强、发展潜力大的新兴产业,“攥拳头”支持重点产业,有序推进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一方面,乌海市应积极联合“外脑”专家,通过科学分析,按照优势资源开发转化、现有产业延伸耦合、主导产业衍生配套和承接产业转移等多种路径,分层次筛选出重点发展产业。另一方面,集中科技创新、专项资金、专项政策等资源,向重点产业倾斜;持续跟踪潜力产业发展动态,采用并购、产权交易、股权转让、特许经营等多种方式招商引资,抢抓大项目落地机遇;通过项目带动技术、人才等要素的集聚,积极借助外力移植发展,激发发展潜力。

加强产业链布局和建设,以延伸链条推动产业做深、做长、做精、做优。产业链中各环节存在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联效应,产业链越完整,整体关联效应越大,区域竞争力也越强。资源型城市初级产品占比较大,产业链较短,在发展接续产业时应避免惯性思维,更加注重产业链式发展。乌海市应通过大项目落地对目标新产业进行“建链”,通过集中突破薄弱环节进行“强链”,通过对优势产业链和产品线中缺失的环节精准招商进行“补链”,通过积极发展精深加工环节和开发终端消费产品对下游环节进行“延链”,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扩大产业的溢出效应,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

构建现代化服务业体系,推动服务业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做大做强服务业有利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当前,产业之间的关联互动越来越紧密,服务业的发展壮大,能够为农业、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持。特别是对制造业来说,从前端的技术研发、产品设计,到中端的金融服务、生产管理,再到后端的市场营销、物流配送,生产性服务业的作用无处不在。研究表明,制造业产值每增加一个单位,生产性服务业在其中的贡献率接近40%。乌海市应围绕降本增效、畅通循环,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建设高效物流体系,力争成为西部地区煤炭、焦炭、PVC等大宗商品的转运集散中心、交易中心和物流枢纽。围绕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加快发展壮大金融业,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打造金融新业态。乌海市还应主动融入自治区黄河几字弯文化旅游带规划建设,完善沿黄环山绿道、休闲驿站等基础设施,加快乌海湖及周边旅游资源开发,丰富乌海湖旅游度假区景区内涵,形成以乌海湖、甘德尔山、葡萄特色小镇为重点的沿黄精品旅游线路。按照高端化、高品质的发展方向,进一步完善消费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引进知名旅游企业,打造集餐饮、娱乐、购物于一体的文娱综合体、商业综合体,推动传统商贸流通企业创新升级。

坚持生态、高效、特色、精品的发展思路,发展特色农牧业。发展农牧业特色产业是一项涉及面广、复杂性强的系统工程,其中,产业融合是拓宽其外延边界的实践路径。通过横向融合可实现特色农业与旅游、文化、教育科技、生态环保等多产业的关联互动,通过纵向融合可实现特色农业产业链的产前产后延伸,也可横向与纵向结合,打造出外延更宽的产业融合模式  这些农牧业特色产业融合能够辐射广大的农村牧区,增加区域间交流互动的机会,使当地农牧户积极参与到社会分工中来。在享受政策红利的同时,农牧户的观念也会随之改变,变被动为主动。乌海市应依托本地自然资源优势,坚持生态高效特色、精品的农业发展思路,大力发集葡萄种植、储运、加工及酒庄于一体的休闲农业,依托龙头企业,以葡萄种植基地、特色酒庄酒堡建设为重点,以葡萄小镇建设为载体,打造“葡萄种植+葡萄酒生产营销+特色旅游+葡萄酒文化对外交流”相结合的产业发展新模式,努力建设具有观光、采摘、存储、鲜食、制酒、旅游观光与生态建设共同发展、三次产业有机融合的现代化农牧业。

培育和完善产业生态系统,厚植与接续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土壤。接续产业与资源型产业所需的土壤环境迥异,对金融、创新、人才、市场等要素有着不同的要求。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实际上是要构建与之相适应的产业生态系统,建立完善的政策支撑体系。因此,乌海市需着眼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实施极具竞争力的人才招引政策,激活城市未来发展的不竭动力;二是打造技术创新平台,营造创新创业的社会氛围;三是引导社会资本向新兴产业转移,扭转追求快速投资回报的思维定式。

释放体制和机制活力,把产业政策的着力点放在优化营商环境和市场培育上。破解体制机制障碍是增强产业发展动力的关键,制定产业政策必须立足政府职能、厘清政府边界,更多地从改善营商环境、培育市场主体的角度出发,推动产业政策向功能性、普惠性转变。资源型城市要不断深化“放管服”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决心打破既有利益格局,营造开放、公平健康的市场环境,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的发展局面。

【作者为市委党校经管教研室负责人、副教授;文章首次刊发于《实践》(思想理论版)2021年第2期】


    中共乌海市委党校 乌海市行政学院 乌海市社会主义学院
地址:乌海市海勃湾区
电话:0473-2616992
登记:CA071260000410863940001
备案:蒙ICP备1000063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