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院动态
   校院动态
精雕细琢出精品 千锤万练塑名师

标题:精雕细琢出精品 千锤万练塑名师

发布时间:2020-4-24 15:43:00 ·点击:3358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双击滚动】

质量兴则党校兴,质量强则党校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党校工作多次提出了质量立校的要求,在去年中央出台的《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之中,更是明确将“质量立校”原则作为党校的办学规定。为了深入贯彻这一原则,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党校宣传思想广度、引领思想强度,将干部教育培训从“大水漫灌”式转向“精耕细作”式,乌海市委党校推动实施“名师精品工程”,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团队协作模式开发一批精品课程。在经过成立项目组、实地调研、阶段成果展示等环节之后,六大精品课的推进呈现出良好态势。

统筹规划顶层设计,制定“名师精品工程”实施计划。一方面,提出科学规划,制定实施办法。市委党校制定出台《中共乌海市委党校三年发展规划(2019—2021)》,实施“名师精品工程”,计划利用三年时间,从完善培训制度、强化学科建设、优化教师培训机制、健全教学基础设施四个方面入手,制定行动路线、细化行动举措,推动教学深化改革。立足于我校现有的师资力量和当下干部培训的核心内容,制定出《乌海市委党校精品课建设实施办法》。另一方面,组建精品课程领导小组,做好组织保障。校党委书记、常务副校长赵渊担任领导小组组长,负责规划、指导精品课程建设,下设六个精品课程项目组。在选题的过程中领导小组坚持问题导向,经过充分调查研究之后,选择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核心,围绕“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着力打造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关于党的建设重要论述、中国共产党历史、习近平关于依法治国重要论述以及习近平关于文化建设重要论述六大精品课程。每个项目组都由一名骨干教师任负责人,3-4名专职教师参与,各组内部集思广益、互相合作,集中力量共同打造精品课程。

精诚协作,理论攻关,共同搭建精品课的学术框架。一是通力合作,共同打磨课程初稿。项目组成立之后,各牵头领导都积极组织本组成员召开了备课会,对于本组课题进行深入反复的研究。各组由组长牵头,制定组内行动方案,明确组员分工,以组内统一行动、定期碰头研究方式打造精品课程。在课程推进过程中,有的项目组以分工撰写讲稿相应内容,制作相应课件内容,最终汇稿的方式开发课程,也有的项目组采取先草拟讲稿,再由其他成员反复打磨的方式。截止目前,我校已经召开3次精品课项目推进会,六大项目组均在推进会上展现出完备的课件和详实的讲稿,以备下一步深度打磨。并且部分精品课程已在乌达区委中心学习会、全市县处级干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轮训班、第26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公务员初任培训班等主体班次中进行讲授,得到了学员的一致好评。二是创新教学方式,不断丰富课程体系。根据培训对象的不同的特点和需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项目组采取了分类别、分层次教学。采用结构化研讨的方式,从单一的讲座式教学转换为多元互动式新式教学,增强了教学的参与性、生动性和思辨性,形成了一个“以夯实学员理论为基础,以研究内蒙古绿色发展为重点,以创新教学方式为手段,有机统一的教学布局”,实现了教学相长、学学相长。

实地调研,学术导向,推动理论与实际结合,教学与科研共进。一是将精品课推进与实地调研相结合,以实践支撑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丰富内容,具有科学理论根基、准确理论依据和指导实践的针对性。目前各个项目组皆已制定出详实的调研计划,部分课题组已经开展了实地考察。其中习近平关于依法治国重要论述项目组前往乌海市中级人民法院进行了庭审旁听,习近平关于文化建设重要论述项目组前往乌海市各个工业园区调查乌海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项目组在牵头领导袁辉的带领下前往省外调研“两山理论”,赴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起源地湖州市、嘉兴市调查研究,对接湖州、嘉兴市委党校,赴安吉余村、鲁家村、红船纪念馆实地考察,学习绿色生态村镇、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建设经验,将“两山理论”实践印证列入讲稿、发展变化列入课件,直观展示理论的强大活力。二是坚持“用学术讲政治”,以科研出成果,推进教研一体化。在课程打磨的过程,各项目组成员不断对调研成果进行深度的理论挖掘,撰写出大量科研文章。其中习近平生态文明项目组成员的文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发展》分别荣获全市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理论研讨会二等奖和优秀奖,并入选内蒙古党校“新中国成立7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保持战略定力 建设生态文明》《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探索》《用制度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坚持走生态优先,科学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等5篇文章在乌海日报上发表。其中,项目组成员还以《建立健全内蒙古生态补偿机制研究》为题申报内蒙古社科联的课题。

搭建平台,专业评审,通过各种形式展示成果。一是举办精品课程座谈会,在相互讨论中取长补短。目前,我校已经举办三次精品课展示交流会,全体专兼职教师互相交流精品课程打磨过程中的好方法、好技巧和好经验,对精品课程初稿互相进行初评,进一步打磨修改,形成各大精品课程统一讲稿和课件,定期动态更新。二是以竞赛检验成果,在赛场上共同进步。去年11月我校举办“教学能手”竞赛,全体专职教师结合自身课题开展教学“大比武”,有五位教师用精品课程参赛,其中一位获得青年组一等奖,其他两位分获骨干组二等奖、三等奖。习近平生态文明项目组成员魏嘉还以精品课程参加了内蒙古党校举办的全区党校(行政学院)系统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竞赛,取得了第七名的成绩。各组成员均在比赛中打磨了课程,锻炼了技能,取得了成长,在精品课打造的历程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撰稿:魏嘉)


    中共乌海市委党校 乌海市行政学院 乌海市社会主义学院
地址:乌海市海勃湾区
电话:0473-2616992
标识:CA071260000410863940003
备案:蒙ICP备10000631号-2 支持IPv6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