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院动态
   校院动态
“疫”线面孔(四)

标题:“疫”线面孔(四)

发布时间:2020-3-31 17:49:33 ·点击:3560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双击滚动】

“疫”无反顾 无私奉献

——记中共乌海市委党校李云霞同志

您好,请问您是本小区的居民吗?请出示一下出入证。这是值守的李云霞同志和每个出入小区的人员重复的话。疫情爆发后,她第一时间与所属社区取得联系,主动投身到海北街道长青东社区疫情防控一线。在值守过程中,认真负责地进行外来人员及车辆登记、排查工作,每当遇到有居民不理解的情况,她也总能不厌其烦地进行解释与引导,她总说: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把好大门,更要疏通居民们的心门

得知市委组织部成立了“党员干部突击队”,她毅然决然加入其中,沟通协调、上传下达、任劳任怨,尽心尽力地协助推动医疗防控组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做好“突击队”工作的同时,她还兼顾着党校的疫情防控和其他各项工作。从党校应对疫情防控小组的成立,到各项防疫措施的部署与实施,大到复工复学的统筹安排,小到领取传阅文件,她都事事操心、件件落实。

我晚上还有时间,可以继续值守。在完成白天的工作后,她觉得自己一天没有参加小区值守有些理亏,便主动与社区联系说明情况,要求把自己安排到晚上继续参与小区值守工作。

“我这里还有,留给更需要的同志吧。”面对疫情期间本就紧缺的口罩、消毒液、酒精等医疗防护物品,她首先想到的是其他更需要的同志。在得知外地同事要在疫情期间返回乌海时,她主动承担起了接送任务,并把自己的消毒液、酒精等物资提供给外地返回同事,“同志们为了工作逆行返岗,我们要在第一时间传递温暖、保证安全。”

“‘疫’无反顾,无私奉献”,一句看似简单的话语,却始终指引着她牢记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在普通岗位上履行共产党员的职责。

 

    

“疫”记者小分队供稿,撰稿:郭玉玉、赵畅

 

 

临时党支部书记“不临时”

——记中共乌海市委党校高永明同志

疫情爆发后,高永明第一时间响应组织号召,主动联系海北街道佳苑社区,担负起保护家园的职责,主动请缨担任狮城东街北四街坊二楼区临时党支部书记,积极带领临时党支部党员同志们开展工作。

在工作中,他不仅是指挥官,更是排头兵,带头协助社区对小区住户逐一摸排走访、在小区门口进行登记值守、为居民耐心讲解疫情防控知识。因为小区禁止外来人员进入,隔离人员的吃饭成了问题,他便主动承担起隔离人员的“后勤”工作,通过微信与隔离人员随时沟通,及时“送菜上门”,对行动不便的老人他更是照顾有加,“手把手”教年轻党员搭建帐篷、生火取暖这些“生活技能”,“现在的小后生都不会弄这些东西,得教,要不出现个紧急情况闹不了”,他笑着说。

我得给他们做好服务呀。无论有没有早班,每天早上6:40他就到了值守工作点,为第一班值班员帐篷里生好火、摆放好桌椅、准备好测温工具、酒精和登记表等物品。

“大爷,每天只能进入一次,记着把要买的东西买全了,少去人多的地方”。在严格登记、量体温的同时,他不时嘱咐进出人员,虽然隔着口罩,但他用最朴实的语言表达着关心与叮嘱,为居民传递着温暖。

每天晚上十点,将大门紧闭、室外的物品搬回备勤帐篷,对全天的工作完成整理后才回家,披星戴月是他工作的常态。

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是日复一日地重复着细致、普通的工作,在平凡中见执着,普通中见卓越,在疫情防控一线身体力行地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

 

“疫”记者小分队供稿,撰稿:王莉、赵畅


    中共乌海市委党校 乌海市行政学院 乌海市社会主义学院
地址:乌海市海勃湾区
电话:0473-2616992
标识:CA071260000410863940003
备案:蒙ICP备10000631号-2 支持IPv6访问